1.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C【解析】略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 )的关系。
A.抽象与具体 B.全面与片面. C.整体与部分 D.普遍与特殊
D【解析】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两句话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体现了( )的观点。
B【解析】 这两句话出自《学记》,是关于教育目的的描述,强调了教育目的对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4.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D【解析】 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5.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B【解析】 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学制系统,但没有实施。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系统。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坚持把( )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育人为本 B.教育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B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出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案要点】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此外,教育目的还具有调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