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2、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
3、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条件反射的第一信号系统:(巴甫洛夫)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
条件反射的第二信号系统:(巴甫洛夫)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
5、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兴奋: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
抑制: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6、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及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德国)
机能主义心理学: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的、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创始人是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安吉尔。(美国)
行为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代表人物是华生。(美国)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德国)
精神分析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本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罗杰斯(美)
现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奈塞尔、皮亚杰(瑞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