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效。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
A 交往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劳动起源论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阶级性 D 生产性
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A 具有灵活性 B 脱离社会生产 C 具有全面性 D 结合社会生产
6、一般来说,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 B 政治经济制度
C 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堂类型属于( )。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练习法 C 作业法 D 演示法
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 诊断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相对性评价
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 影片。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
A 实际锻炼法 B 情感陶冶法 C 说服教育法 D 个人修养法
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平,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 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 )。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13、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的是( )。
A 性格特征 B 能力特征 C 气质特征 D 认知特征
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前面用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这种现象属于( )。
A 功能迁移 B 功能固定 C 功能转换 D 功能变通
15、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
A 元认知知识 B 描绘性知识
C 情境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16、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合作学习 D 互动学习
17、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监控策略 D 组织策略
18、在一次心理学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
A 比特 B 组块 C 字节 D 词组
19、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
A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B 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 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D 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20、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 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说明课堂管理具有( )。
A.维持功能 B.缓冲功能 C.发展功能 D.解释功能
21、在一次业务学习中,关于青春期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教师们讨论很热烈,共提出了下列四种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生理自我阶段 B.心理自我阶段
C.社会自我阶段 D.经验自我阶段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3 、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24、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
25、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27、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28、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
29、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 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在教学中, 田雨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视频。然而,期中教学检 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 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 经验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 的迷惘中„„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8分),并向田雨提出 改进教学的建议(10分)
31 、材料:
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
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 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 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燥热,思 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 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伦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经常因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
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适方法。(18分)
考生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或者有任何疑问可关注华晨教师培训微信(扫一扫下图或添加:hcjsbzpx),或者加华晨教师招聘交流群: 147667093 ,获取真题答案,教师资格证、教师编制考试问题,更有专业老师全天在线为考生解疑答问,学习交流:
|